生活污水除磷劑的處理效果怎么樣?
瀏覽: 發(fā)布日期:2019-10-15
現階段的廢水除磷主要以生化除磷和化學除磷為主。生化除磷是以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進行磷的轉換,而化學除磷則是使用除磷劑進行化學反應,轉換磷的存在形式,達到除磷的目的。為什么使用化學除磷后的出水水質變濁呢?
除磷劑除磷效果:
1、與所使用的除磷劑有很大關系。如果除磷劑不能取得很好的除磷效果,或是投加不當,產生過多氣體等都及可能使水質變濁。如投加過量三氯化鐵,會使水中余氯含量過多,生成氯氣,打碎已成形的礬花,使細小污泥隨著上浮,水質渾濁。使用三氯化鐵或硫酸亞鐵過量也可能出現氯化鐵溶液和亞鐵離子過量,水體呈黃濁。
對于這種情況可以選用鐵鹽作為除磷藥劑,其除磷效果更強,藥劑投加量更少,總成本更低。但同樣需要注意藥劑的使用量,不宜投加過量,造成藥劑浪費,水質粘稠,沉降性差等不良效果。同樣的,使用量過少則可能使懸浮物達不到沉降效果,影響處理效果。
2、沉淀時間太短,使所形成的礬花顆粒沒有足夠的時間沉降到水底,污泥懸浮在水中,造成出水渾濁。
3、積泥過多,污泥老化。沒有及時排泥,使污泥長期堆積于水中,產生厭氧反應,或硝化產生氮氣等,使污泥被打散,小顆粒污泥被氣泡包裹著上浮,懸浮于水中造成出水渾濁。

污水處理需確定藥劑投加量范圍,確保出水水質達到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水平。通過對某污水處理廠污水除磷投加除磷劑的試驗觀察,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因為處理工藝不當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除磷劑的處理效果及出水的水質。浩捷根據某生活污水廠除磷的實驗,污水處理除磷劑的最佳投藥量約為200ppm,作為實際使用參考除磷劑除磷效果。
其試驗過程的分析:
1、當除磷劑投加量在190ppm以下時,布水池水中未凝聚的懸浮小顆粒物多,礬花小,不均勻,水體渾濁不透亮,泥水分離效果差;
2、當投加量逐步提高200ppm左右時,布水池水中礬花比較清晰有序,水體逐漸透亮,布水池泥水分離現象逐步明顯;
3、當投加量繼續(xù)加大至210ppm-220ppm之間,布水池中礬花清晰可見,形狀規(guī)則,大小均勻,沉降性能良好,泥水分離效果好,水體透亮;
4、當繼續(xù)增加投藥量,布水池水體逐漸開始顏色變黃,取水樣靜置沉淀觀察上清液,黃色逐漸明顯,可能是藥劑投加量過大引起的。
試驗結果是在進水正常,無污泥回流時所得。當有污泥回流時,應根據污泥量大小適當調整藥劑的投加量,以保證良好的處理效果。由于污水廠內污水量上下波動幅度很大,所以需適時合理的調節(jié)藥劑投加量,在保證出水效果穩(wěn)定的同時節(jié)省藥劑,降低成本。